- 鍾馗
- (鍾馗, 钟馗) 道教神名。 傳說為生性剛烈、 專門捉吃惡鬼的護門之神。 據宋人筆記記載, 鍾馗原為終南山人氏, 才華出眾, 赴京城參加科舉考試, 因貌醜被黜, 遂撞台階而死, 皇帝賜袍安葬。 唐明皇因小鬼作祟, 身體患疾, 夢一偉丈夫怒捉小鬼, 刳目而啖之。 醒後乃令畫家吳道子圖其像, 懸於宮門, 竟得痊癒。 後世仿效, 常在除夕夜或端午節掛鐘馗神像, 以驅鬼辟邪。 又近人考證, 鍾馗原名〝終葵〞, 是古代〝椎〞的反切字。 而椎是古人舉行〝大儺〞祭禮(臘月為驅逐瘟疫邪怪而舉行的儀式)時逐鬼所用的神棒。 後人於是將終葵視為辟邪之物, 而有取作人名的。 如北朝人堯喧, 其本名終葵, 字辟邪。 因終葵與鍾馗同音, 故隋唐以後, 將其人格化, 並衍變成為民間家喻戶曉的捉鬼神將。 後世盛傳有鍾馗嫁妹、 鍾馗捉鬼、 鍾馗夜獵等故事, 文人據此撰《鍾馗斬鬼傳》、 《平鬼傳》等小說。 現今流行的鍾馗形象, 常作古代武官打扮, 豹頭環眼, 黑面虯髯, 身穿大紅官袍, 足蹬皂靴, 手持利劍, 怒視一猙獰小鬼, 作捕殺狀。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